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

辛亥革命:蒋中正曾带百人敢死队攻克杭州

转自凯迪社区.[我是一个图片]
引用内容
丈夫不怕死,怕在事不成
一、 实习高田联队辛亥前一年,也就是1910年12月初,蒋介石从留学的日本振武学校毕业,以“士官候补生”身分,分发到驻屯新泻县高田(现名上越市)的陆军第13师团野炮兵第19联队入伍。多年盼望着实际参加日本陆军学习的时刻终於到来,而且如愿以偿地配属在野炮兵联队。当地居民对于这些留学实习生很感兴趣,根据12月6日《高田新闻》标题“清国学生入队”的报导之中,提到野炮兵第19联队的入伍状况如下:“(昨天)上午9时许,由须藤少尉率领入伍,接受体格检查,并即编入第3中队6名、第4、5中队各5名。伙食方面,和骑兵队一样,给予特别待遇(即在一般士兵的食品之外,每人给予适合於中国人胃口的副食一盘)。当天午饭后,由飞松联队长恳切训话。正因为是被分发到野炮兵部队的入伍者,所以看来体格都非常良好,除其中一人病后体弱外,没有带着病患的人。其姓名及身高、体重纪录如左:……浙江蒋志清——5.59尺(169.4cm),15.78贯(59.2kg)……”蒋介石在高田联队的工作之一是照料军马。野炮兵时代的重要日课就是军马管理。野炮兵战斗能力的优劣,在于机动性,这也就是说,要看如何能够迅速地将战炮运送到目的地为定。而在那个时代的战炮,是要靠军马来搬运的。然而在中国,一般人平时和马接触的机会不多,所以必须要从驾驭和照料军马的初步知识学起。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,养马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工作,但是100年前,战马是最重要的战术机动力量,而军队中,尤其是野炮联队中能够管理军马,实际上是长官给予战士的最好的训练和栽培。据《高田市史》记载,“分发在高田的中国留学生,1/3属於清廷方面的满人,2/3为汉人,两者感情对立,就连在休息或外出的时候,也都不交谈”,由此可见由同盟会所倡导的民族觉醒以后,国人间满汉对立的严重。但是在高田的兵营生活时期,蒋介石一心一意地把精神用之於“吸收日本”,把身体委之於“军事训练”,而暂停了在部队里公开的革命活动。不过国内的革命运动则正与日俱增。留学生们无论其是否赞成革命,总之,他们的关心都集中在由新闻报导等方面所传播来的国内动态。当四川省掀起保路运动的1911年夏季,高田的军事留学生们正好获得了较长期间的休假,蒋介石立即回到上海,拜见了他的革命领路人陈其美。虽然假期不长,但在这个时候还是参加了营救受刑同志张恭,和计划暗杀出卖了张恭的学者刘师培、何震夫妇。刘在日本时曾经担任同盟会喉舌《民报》的编辑,看来是热心忠诚的中坚党员,然而,刘妻何震却首先被满清两江总督端方所收买,跟着刘也就成了端方的间谍。1908年,陈其美为了要在江、浙两省发动革命而设置秘密机关於上海筹商起义计划,突然被租界警察搜查,当时,陈其美刚好不在而得免於难,但张恭则因而被捕系狱。此案是刘师培将集会的情况向端方告密,端方乃要求上海租界的警察当局进行取缔所致。暗杀,在革命行动来说,是不可避免的辅助工作。胡汉民等人曾有一段时间肯定地说:“此不止为复仇计,亦以寒敌之胆,而张吾军”,然而,孙中山则加以否定,他认为,纵使能够杀掉一个敌人,我方也只会是牺牲一个人去拼掉对方的命,并不能打倒敌人的势力,权衡之下,因暗杀而牺牲优秀同志,甚至有招致影响其他整体计划的后果的可虑。特别是孙先生当时在美国从事筹款活动,唯恐美国人对於暗杀会发生反感,故而与同志们联络,劝告对於暗杀要慎重节制。于是蒋介还因为暑假期限已近,乃中止暗杀计划,於10月间再度回到高田联队。而此时国内冲击性的新闻报导,接踵而来。10月10日,革命军在武昌奋起发难,这是盼望已久的消息——终於点燃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战火。革命军一夜之间,夺得武昌,树立军政府,翌日,汉口、汉阳相继光复。时间迫不及待,上海陈其美发来十万火急电报,催促蒋介石归国,因为革命军亟需要训练有素的实战指挥官。蒋介石事后回忆道:“这一年我正是25岁,我觉得这是我们军人效命的时候到了,於是立即从日本回国,参加实际的革命工作,开始献身於革命事业。直到现在,都是为了贯彻我当初从军报国的一念。我在青年的时候,能够立志从军,而且千方百计,不顾一切的挫折困苦,达到了我从军当兵的志愿;如今回想起来,实在是我平生最快意的一件事。”二、 毅然回国革命为了归国,蒋向师团长长冈外史提出了请假报告,长冈外史予以拒绝。不得已,乃和联队长飞松宽吾商洽。好不容易得到了短假,这是联队长职权范围内所能核准的最大时限。一同请假的同学,有张群、陈星枢两人。正式奉准的假期,虽然只是48小时,但从此离营赴义的实情,已为袍泽和长官所知,且曾悄悄地为之设宴惜别,贺其迈向人生的旅程。主持别宴的日本军官高举着酒杯说:“日本军人在道别时,饮水干杯。这种水杯,是日本武士诀别之际,传杯共饮誓不生还的表现!”当时的景况,真有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的气概。蒋介石差不多将近一年的日本陆军生活,到此结束。同行的张群曾经回忆当时归国情况说:“由高田乘火车,首先到了东京,总统(蒋介石)是浙江人,我是四川人,分别向本省同盟会的东京支部领取旅费,也都换了衣服,总统穿和服,我穿日本学生服。如果在48小时内不能归队,便会被当作逃兵,由宪兵开始查缉,为掩蔽身分,故而换了衣服。连毒药也都买好了,这是准备在万一之际,就得自杀,的确是有舍生就死的决心。然后,再度乘火车前往长崎,登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。”在东京的时候,他们把军服和佩剑收拾乾净,用邮政小包寄回高田连队。这不仅是为免背上“盗走公物”的污名,而且更是对於受教很多的日本军人生活,在最后要作一个很恰当的总结。而日军当局,对於在过了48小时之后未见归队的蒋介石等人视同逃亡,出动宪兵队查缉。其后,日本陆军省给予蒋等人以“退队”的处分。这次归国的留学生,在野炮兵19联队方面,有蒋、张、陈3人,此外,陆军炮兵学校学生、陆军经理学校学生、士官学校学生等合计有23人,也都被处以“退学”处分。陆军大臣石本新六男爵於11月8日以公文将处分情形通告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子爵:“似此行动,在我军纪严肃的陆军中,最为嫌忌,彼等虽属清国人,但隶籍於我陆军部内,则不能轻易置之不问。”11月11日,又照会了清廷驻日公使。  蒋介石和张群等人离开日本高田回到上海,是在10月30日,碰巧正是他24周岁的生日前夕。此时,尚在武昌首义之后不到3个星期,革命军方面,担任总指挥的黄兴等人才到达武汉;已经光复的省区,也还只有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山西4省。等候着他的,是在家乡浙江省杭州的平生第一次作战。蒋一回到上海,首先就去拜访陈其美。陈其美所策划在上海和杭州同时举义的准备工作,已经进入完成阶段。陈其美对蒋指示,立即前往杭州,加入当地同志的行列,担负起武装行动的领导任务。于是,旅途劳顿,未暇休息,他就和黄郛、陈泉卿等人驰往杭州。杭州距离家乡奉化县溪口镇不过130公里,蒋不克归省在乡的母亲王太夫人和长兄锡侯,但寄去绝命家书,决心身殉革命。这封信没有留下底稿,但是随信奉上的诀别照却是玉树临风、到处流传,一改后人多年偏见。王太夫人特遣专人带来回信,勗勉独子“死生一视於义,毋以家事為念”,也可称佳话嘉言。这时,由陈其美所领导的作战行动已经展开。陈其美接到武昌发难的密电之后,迅即於10月12日到达杭州,和潜伏在当地新军内的同志顾乃斌、褚辅成、童保暄等人,交换了具体意见。接头之后,陈其美为了策划在上海起义的准备工作而回去,过了一星期,又派姚勇忱代表前来,继续商议。三、 勇任敢死队长上海、杭州的奋起,具有左右革命军全盘战局的意义。因为自从武汉光復之后到这个时候,虽然在长沙、西安、九江等地也已经革命成功,但清军出动全力反扑,11月1日,在汉口的革命军就已被清军冯国璋部打败,发生了汉口失守的事态。清军乘势沿长江进袭,更出现了革命军有被全面压制的危机,如其果真那样,则在武昌点燃的革命火焰,势将为之熄灭,是故在上海、杭州的起义能否成功,实际是中国革命的命运关键,绝对不许失败。作为杭州起义的主力,是属於潜伏在新军第81标和82标内的革命同志们。由於这两支部队都驻防城外,所在位置,不够方便,加上防范革命的清军当局控制着武器,每一士兵分配子弹不满5发,而防守城内旗营的满人部队,则火力优裕,并且在军械局派驻多数兵力担任守备,很难期待在一开战时就能将之夺取过来,可见在军力方面,满清势力实则居於压倒性的优势。蒋介石到达杭州之后,便和顾乃斌等人分析战况,决定了起义行动的大致计划如下:一、以驻屯在城内的宪兵司令部执事官童保暄为临时总指挥,开启城门;二、在杭州北方的第81标及马队、炮队,由该标代理标统朱瑞率领,自艮山门入城,攻击军械局及旗营;三、在杭州南方的第82标及工队、辎队,由该标标统周承英统率,自凤山门入城,攻击抚署;四、此外,编组“先锋敢死队”,由蒋介石统率,分为两支,配合南面第82标的一支由蒋和张伯崎、董梦蛟指挥,配合北面第81标的一支由王金发指挥。蒋在这个计划决定之后,立即回到上海,向陈其美复命,并领到给褚辅成的经费银元3600元。至於在上海的重要工作,则是募集敢死团的兵员,应募者很快的便超过了100人。11月3日,蒋率领这些人回到杭州,分住在奉化试馆及仁和火腿店内待命。当天深夜,令人兴奋的消息传到了杭州——“陈其美已在上海发难,光復在即”。得到上海发难的消息之后,杭州方面便在深夜集合同志,举行紧急会议,结果,预定在第二天,也就是4日深夜按照既定计划展开行动。临时司令部设置在清泰车站。敢死团每15人为一队,编成5队。由於参加的人数踊跃,武器不敷分配,每队只能有10人配备手枪,5人携带炸弹。蒋介石於出发之前,在奉化试馆对队员们激励道:“我们的革命,孰胜孰败,并不能根据数字来决定,革命军应该以一当百,我们这100个人能够和一万个敌人战斗;还有,时机也是得胜的重要因素,这个时机,现正掌握在我们的手里。”蒋介石终於面临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战争。据他后来的回忆:“出发之际,将配合於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